产品创新
- 产品经理不是岗位,而是角色
四轮MVP框架
探索研究
用户分析
- 接触用户,梳理用户故事
- 了解有哪几种用户,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,梳理用户生态
- 颗粒度:用户们应该被细分到哪个层度
- 边界:所有和产品有关系的人是否都要纳入我们日常的用户生态图
- 优先级:在用户生态图中的用户,也是有重要、有次要的
- 用户画像:基本信息 + 是与产品领域相关的用户特点信息 + 用户故事
- 用户旅程:思考用户在解决相应问题的时候,都会碰到什么状况,做什么事,有什么感受和情绪,重点是关注用户的言行举止
竞品分析
quadrantChart
title 竞品生态的组成
x-axis "方案异" --> "方案同"
y-axis "问题异" --> "问题同"
quadrant-1 "直接竞品: 很难做到颠覆性创新"
quadrant-2 "间接竞品: 颠覆行业的下一代产品"
quadrant-3 "间接竞品: 占据了所需的资源"
quadrant-4 "间接竞品: 需求同, 解决方案相似"
"高铁 VS 飞机": [0.3, 0.6]
"外卖 VS 方便面": [0.35, 0.78]
"手机拍照 VS 相机": [0.2, 0.7]
"肯德基 VS 麦当劳": [0.7, 0.69]
"iOS VS Android": [0.9, 0.8]
"摄影社区 VS 母婴社区": [0.78, 0.34]
- 两个产品的目标用户是同一群人或者组织,那这两个产品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形成竞争关系
- 认知太过局限时,不知道还有更多的选择,也就很难设计出漂亮的解决方案
创意过滤
- 产品概念筛选
内部因素:能力、意愿
自己和团队的能力、有没有足够的钱、有没有相应的资源,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自己或公司的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
外部因素:价值、成本
是不是一条足够宽阔的赛道,微观行业环境上需要考虑有哪些玩家,要考虑产业链的上下游、潜在的进入者、未来的替代者
原型设计
常见的错误:
- 不听
- 照做
Y模型
stateDiagram-v2
用户需求 --> 用户目标: why
用户目标 --> 产品功能: how
direction LR
用户目标 --> 用户心智: why
用户心智 --> 用户目标: how
- 用户需求:这是起点,是表象,是表面的需求,是用户的观点和行为
- 用户目标: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,是用户言行的原因,在思考用户目标时也要综合考虑公司、产品的目标
- 产品功能:是解决方案,是技术人员能看懂的描述
- 用户心智:是人性与价值观,需求的最深层体现
原型制作
- 不用写代码,低成本验证
不轻易做真实产品功能不仅是为了节省资源,同时还是因为上线容易下线难,上线后的应用如果关停掉肯定会引发使用者不满,不关又会浪费资源
人肉
设计一个看上去功能齐全的产品,但实际上用户接受的是人工服务
众筹
做出一些图文视频材料,告诉潜在用户,将要做的是什么产品,用户会用各种行动来告诉你是否认可产品,一般还会花钱
撒谎
假装已经做出了一项新产品或新服务,来试探有没有用户感兴趣。如果不行再进行辟谣
动物标本
做一个高保真的静态原型,看起来和真的一模一样,可以让用户“装模作样”地用一下,但并不具备真正的功能
利用竞品
借用竞争对手已经发布的产品,通过简单的重新包装,装作自己的产品,来测试某些假设
低配
开发一个功能有限的低配版本,来试探用户的反应
设计冲刺
- 比较适合“现有产品碰到大瓶颈”,或“打算启动一个新产品”的情况
搭建舞台
- 识别挑战:从大问题入手
- 组建团队:确定一名决策者、一名引导者以及多样化的队员
- 确定时间、地点:定出五天连续工作日,找到合适的会议室
星期一:拆包,把已知的一切摊上桌面
- 从结果出发:设定一个长期目标
- 绘制地图:列出冲刺问题
- 请教专家:请教团队成员和其他专家
- 选择目标:为本次冲刺选了一个目标
星期二:写写画画,每个人都贡献点子
- 重组和改进:回顾已有的点子和灵感
- 草拟方案:在纸上画出详细方案
星期三:决策日
- 做出决策:毋须集体讨论,选出最佳方案
- 决斗:胜者生存
- 原型分镜脚本:制定建模计划
星期四:完成原型产品 13. 装模作样:营造假象,替代真实产品 14. 制作原型:选对工具,各个击破
星期五:交卷、检测
- 小型数据:五位用户,可见一斑
- 采访:提对问题
- 学习:找到不足,计划未来
- 起飞:出发前的最后一次助推
产品开发
产品服务系统
- 实体导向:以实体为主,包含有少量服务。它的服务目的是让用户可以顺利地使用产品实体,是与实体紧密相关
- 使用导向:给你的不是所有权,而是长期独占的使用权(Lease),或者是某种条件下,一段时间的使用权(Renting/Sharing),甚至是共享的使用权(Pooling) 云服务器是一种典型
- 结果导向:以服务为主,使用实体只是为了达成结果需要用的一个过程或者一个媒介而已,各种外包就是
用户模式
从实体到服务的转变是 供应者与用户的关系往往终止在销售达成的一刻 到 供应者与用户的关系在销售达成的一刻才开始
越是重要的用户,就越要用服务比例高的产品服务系统来完成交付
增长模式
不同的卖法,增长的方式不同。实体更容易标准化,而服务的极致体验是个性化
随着产品供给的极大丰富,没有被开发的用户已经越来越少了,所以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在已有用户身上做文章,精细化运营
财务模式
实体比例越来越低,会造成的必然结果是短期收入减少,资产投入增加,利润减少,但预期利润增加
偏服务的产品服务系统,不确定性更高,更需要有长远的眼光
评价标准
静态维度
- 有用:解决问题
- 好用:主要目的是让交互顺畅、视觉舒服
- 爱用:情感共鸣、价值观的认可
动态维度
- 个体价值:提供功能、提供价值的产品内核,外加优雅的体验、包装
- 个体粘性:增加用户的迁移成本,粘性也是要提供价值
- 群体粘性:绑架一群用户,让用户因为别人再用而不得不用
- 生态系统:用户因为产品而成长以及产品催生出了新的物种,用户与产品共生
项目产品化 -> 产品平台化 -> 平台生态化
- 产品化,靠的是总结提炼,把服务某个用户的能力,泛化到服务一类用户身上
- 用户的所有需求都由我们自己来满足,要持续做供给,不断满足层出不穷的用户需求
- 平台化,产品开始自运营,随着供给者的上限打破,自然能满足更多需求,产品的天花板也就提升了很多
- 生态化,平台掌握着用户的需求、供给,这些人都是平台的共生者,只有共生者越多,平台才能做的足够大
一个系统,经过长时间的演化,其中的各种用户角色的权力、责任、利益结构都达到了相对平衡的状态。我们应该尽量通过创造增量来提升某种用户的价值,而不是通过重新分配利益来实现,即为了系统全局的收益,在必要时需要牺牲掉一部分用户的利益
起步
用户使用产品的逻辑是依次经历四个模块:发现、启程、习惯、精通,但做产品的顺序应该是:习惯、启程、发现、精通
习惯
先打造出某个对用户有价值的闭环,用户来了,获得价值了,下一次还愿意来
启程
产品的验证对象扩展开以后,做给相对的“新手用户”的,最常见的就是各种产品里的“新手上路”模块
发现
发掘出用户在何时、何地会对产品产生第一印象,会通过什么渠道第一次接触产品
精通
产品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,就会有相当数量的用户对产品了如指掌,这时候才有必要给他们打造“精通”系统,让他们不断地收到新的刺激
分销推广
生命周期
xychart-beta
title "产品生命周期"
x-axis ["验证期","爆发期","平台期","衰退期"]
y-axis "用户数"
line [10, 50, 120, 80]
产品往哪里走,是由产品团队和用户共同决定的
- 验证期:围绕既定的核心用户,把重要的需求场景满足得越来越好,保证留存率
- 爆发期:遵循试错和小步快跑的策略,尝试各种拉新渠道,最后收敛到少数渠道投入重点资源
- 平台期:获客成本越来越高,满足已有用户的更多需求
- 衰退期:榨取产品最后的利润、将用户导入到新的产品、将已有的资源剥离出来给新产品
进入衰退期后,就准备做2.0版本的产品,进行新一轮的飞跃
指标
- 指标要在执行开始前制订,而不是过程中根据“做的情况”调整,事前想要要考察什么
- 太虚了很难考核,太实又很容易作弊
虚荣指标,通常是对公司有价值的,而成功指标,是对用户有价值的
真正的成功指标,是可以反映出用户“非受迫、无诱导的成功行为”的
效率
提升做的效率:
- 降低复制成本、标准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
- 通过提供基础设施,让别人给你打工
提升推广的效率:
- 消除限制传播的时空因素
- 数字化,不用实体分发
成功复制
商业模式
商业模式 = 价值 + 收入 + 过程
价值:为谁提供什么“价值”,靠什么方式转换为“收入”
- 差异化价值:产品在用户眼中的不同价值也就不同
- 长尾需求价值:多样性用户的过于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,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即实现长尾价值
- 社交价值:用户心理上的认知,它体现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
- 个性化价值:针对不同用户做到千人千面,如依赖于大数据的推荐系统
收入:
- 用户直接付费
- 第三方付费:付钱的人和使用产品的人不是同一方
- 切割,部分付费部分免费
过程:如何把用户价值转化为我们的收入
- 去中间商
- 集约化:通过扩大规模提升效率
- 共享:拥有一定的资源储备后,可以考虑做平台
- 外包:松散合作来降本增效
人才复制
业务需求决定了核心团队是否应该有一个产品合伙人,若产品在整个系统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,也就是相对没那么重要,也就不必聘请高级的产品经理负责
产品经理的划分:
- 按能力:需求把握、方案设计、推动能力、决策能力、业务 / 技术理解以及领导力
- 按结果:能负责多大的事情来划分,模块功能 -> 独立完整产品 -> 新业务 -> 下一代产品
进攻型:需要在开放的市场里做调研、选择机会、制定策略,用最低的成本完成验证和冷启动
防守型:常见于大公司里,往往负责某个成熟业务的某一部分
如何评价产品经理:自身品质与能力、产品经理相关的技术、知识是否够丰富、经历
如何与产品经理配合:产品思维 = 产品经理怎么做事、怎么思考、在乎什么,在乎什么会影响思考的逻辑,怎么思考又会决定做事的逻辑
需求采集
每一种需求采集方法,都各有利弊,各有适用场景
直接采集与间接采集
需求的提出者是不是有需求的人,需求是原始的还是加工过的 代表需求是直接还是间接的
一手需求更准确,二手需求经过梳理的,获取信息的效率更高
说和做
区分用户说的“观点”和“事实”,要习惯性地追问支撑用户这个观点背后的事实
定性与定量
定性研究通常是对少量样本的深入研究,可以找出问题的原因;定量研究是对大量样本的研究,可以发现现象、验证事实,属于群体研究
定性研究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是“以偏概全”,定量会“以表代本”(表面的表,本质的本),只能用来发现表面的现象,却无法从中知道背后的深层次原因
是否在真实使用的场景
真实场景里的采集,优势显然是更真实可靠,贴合用户的真正场景;在特殊准备的场景下,有些关键因素可能会被忽略
是否和产品发生交互
用户想象中的自己是否需要,和真的用过以后的自己是否需要,是完全不同的
功能分类
- 基础功能:做的不好会引发用户不满,做的好是理所应当的
- 亮点功能:不做并不会有什么问题,做了用户就会大为惊喜
- 期望功能:少了用户有点不爽,但还不是无法接受;多了用户会觉得不错,但也不是欣喜若狂
- 无差别功能:做不做,用户对产品的感受是没有变化的
- 反向功能:做的越多用户越讨厌
产品矩阵
- 价值假设:问题是否存在?解决方案是否存在?问题与解决方案是否匹配?
- 增长假设:能否规模化?天花板高不高?与市场是否匹配?
- 长青假设:定位是否可持续?资源是否可积累?定位与资源是否匹配?
从价值到长青,是从单一产品到多套产品,即产品矩阵,矩阵中的任何一个产品是否能利用已有的资源,为公司未来积累资源,要有合理的生命周期管理。每一个产品,都要在该进入的时候进入,该退出的时候退出,即开始做产品的梯队建设